国王退位这个事件,还是非常劲爆的消息的,另外一件事就是,在爱德华八世宣布退位以后,《太阳报》的爆料就跟出来了。
这是涉及到斯坦利·鲍德温爵士身边人的问题,他的政治团队中据称有德国间谍。
鲍德温很清楚这是文官长和内阁常任秘书采用的手段,莫里斯爵士也是要退休的人了,他这个做法,显然是给爱德华爵士扫清障碍,爱德华爵士虽然处事经历丰富,然而他对于内阁常任秘书来说实在是太年轻了。
对付迷糊的麦克唐纳还好说,鲍德温这个老油条的人脉能够无形中化解很多事情。
现阶段帝国的政策,显然是需要制衡欧陆的,莫里斯爵士为代表的一批老文官从汉弗莱和伯纳德这里拿到了德国人的情报——就是之前张伯伦在乌鲁木齐听到的那个版本,对此这群老爵爷们还是颇为警惕的,在随后的政策当中,绥靖政策显然......对于帝国来说,现在确实不想卷入任何一场战争,在莱茵兰事件当中,已经体现出来了英法两国步调的不一致。
双方显然如同以往那样,认为对方是可疑的盟友,然而这在战前是非常致命的。
后来当他们想明白的时候,又偏偏有一伙自以为是的波兰小贵族出来搅屎,导致苏联和英法好不容易打成德共识付诸东流。
在第二财政大臣的办公室里,张伯伦正在接受部门里公务员的祝贺,好在不是酒量奇差酒品还凑合的哈克,那样的话有可能会在公路上怠速行车被警察抓违章。
但是今天张伯伦还是喝了过多的杜松子酒,在弗兰克看来,自家大臣的酒品实在是差,如果碰上俄国人还有那群东亚的布尔什维克,一定会被放倒的。
他已经开始五音不全的唱起了《统治吧,不列颠尼亚》,更糟糕的是这些公务员的酒量也都不咋地,还特别的爱起哄,弗兰克觉得还是汉弗莱那个部的人比较好一些......但是他们不怎么喝杜松子酒,从来都是sherry酒和gin酒,这个组合被tg知道了以后还经常有人偷偷发笑,尤其是最近在伦敦刚刚开业的爱存不存。
鲍德温爵士也是把其他有可能接任联合内阁首相的人都给熬下去以后,才主导了张伯伦的上位。
至于接替他第二财政大臣的人选,内定的是约翰·西蒙爵士,这个联合内阁的主导权仍然掌握在保守党手中。
至于约翰·西蒙爵士来自自由党系列的政党,并且担任过多个重要职位这一点,并不需要过多的担心。
毕竟有哈利法克斯勋爵来担任枢密院领袖和上议院议长一职,还有就是内阁当中不少重要的岗位都落在了保守党手里,第四次联合内阁自然是保守党来主导的。
安东尼·艾登担任了重要的外交大臣一职,之前在莱茵兰问题上的失分,还有对tg外交的失利,显然没有影响到他,后面那件事情的黑锅在哈克那里,至于前面这件事情被当时还在《太阳报》的哈克撰写文章给搞定了。
哈克仍然留任,显然他擅长应付媒体和《太阳报》前副主编的身份在行政口很有用处,他的任务就是应付各路媒体,在tg看来干的倒是挺象个日本官房长官。
莫里斯爵士也决定趁着年底就退休,鲍德温爵士虽然宣布了辞职,但是仍然要在国王退位以后,担任一个时期的看守内阁首相,直到王权、政权还有公务员的行政权都完成了交接位置。
不过在内阁的人选当中,差点就把丘吉尔搞出来当了海军大臣,对此海军部的常任秘书表示如果选他来,还不如把行政部那个对海军一知半解的哈克叫来,至少他管的地方的企鹅还是在海里的。
当然把一个重要的部门交给菜鸟大臣,从来都是疯狂的想法,至于首相也是个菜鸟,在小威廉·皮特24岁担任首相以后,很少有没有经验或者过于年轻的政客被选出来了,当然现在也没得选,很多人都被填战壕了,要么就像是艾登的兄弟都在日德兰海战当中挂掉。
所以么,没有多少合适的人物来填充到政府当中,不过爱德华爵士也是这个年龄段的人,作为公务员么。
自然是汉弗莱的名句了,“尽管一个人不谋其位,他仍以造福国家为己任,若是众望所归,唯有上台才最能造福国家,他也只能担起责任来,完全舍弃自己的私心。”
至于谁上来,谁知道是怎么回事。
哈克最近还在犯愁的一件事情,是他在太阳报的时候搞出来的一个请愿。
然而作为大臣,他又不希望这个请愿书起到任何的效力,所以都给锁到档案库去了。
一旦有人来到部里提及这个请愿,总比烧了好一些,烧掉的话总有可能会获得一些残片,在档案柜里,就没有这个顾虑了。
至少可以做个姿态来表示自己的“亲民”态度,倒不是哈克现在就学坏了,政客就算有点节操也会被道德真空给淹没的,除非他是一个脱离了低级趣味的理想主义者。
找档案的事件,通常就足够打发这些人的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