龙国在元朝的时候。
成吉思汗的子孙,曾经骑在龙国原住民的头上作威作福。
那个时候他们杀死一个炎黄之后,甚至只需要赔付给被杀者家属一头驴而已。
就连在税收方面,也是被特别对待。
明明好的田地都被他们所占据了,但炎黄子孙所需要交的税,却比他们自己人要多得多。
这就叫“税收歧视”。
...
而这一切,几乎是在成吉思汗带领他们以那种方式强势崛起之后,不可避免会造成的结果。
他们是靠着发挥出来的可惊军事才能,缔造出来的空前庞大帝国。
但他们的政治才能却落后之极。
他们向外扩张,并没有任何政治理想,如龙国学派所倡导的吊民伐罪。
甚至都没有宗教理念带来的动力,如基督教、伊斯兰教传播福音到天涯地角。
他们向外扩张的目的,只有两个:一是掠夺财富,二只不过是为了满足他们的征服欲望罢了。
他们根本轻视异族,所以列为第三等和第四等国民。
在他们眼中,龙国原住民除了供给他们固定的田赋外,没有别的用处。
遇到征伐战争,差别待遇较平时还会更甚。
他们官员的贪污腐败,跟他们的初期武功一样,在历史上也属空前。
帝国的繁重赋税,也是促成贪污腐败的要素之一,早期到末期,几乎增加了一百倍!
更大的迫害是赐田制度,他们会把征服后的龙国农田,连同原本拥有这些农田的龙国原住民一起,赏赐给皇亲国戚亲王公主或功臣之类。
宋帝国破灭后所举行的一次赏赐中,少者赏赐数十户数百户,多者竟赏赐十万户。
每户以三口计,一次性也得到了三十万个农奴!
完全成为其可以随意支配的财产那一种。
而这样的日子,龙国人过了接近一百年。
...
直到明朝建立之后,人们才得以摆脱了那样的生活。
但是多次随军征战北方的朱棣,还是在很早的时候,就亲眼见识过了那样的惨状。
骑在马上的人,把中原人当成猎物一样驱赶,并射杀。
即使是在明朝建立之后,他们也从来没有放弃过尝试,想要再次进入中原,恢复他们以往那般的统治。
而朱棣发誓,绝对不会让那样的事情发生。
特别是在他成功从自己的侄子手上夺得了皇位之后。
作为一个靠造反起家的帝王,他也不得不用功绩来证明自己比侄子更适合当这个皇帝。
而这似乎也是所有非正常继承帝王之位的人物的通病。
这类帝王做出来的业绩一般都不会差,说起来倒也有趣。
……
在朱棣在位的二十二年里,他曾五次率领大军,亲征长城以北的游牧部落!
甚至为了能够好的和他们打仗,将帝国的首都都从南迁到了北!
让大明这个铁骨铮铮的王朝,真正做到了天子守国门,君王死社稷!
而且朱棣也有四个像他左膀右臂一样的子孙辅佐着他的事业。
尤其是大儿子朱高炽。
在朱棣当初还在靖难时,就是替他成功守住了大本营的神一样的人物。
在朱棣登基做了皇帝之后,也帮他将内政处理的井井有条,满朝文官可以说都出自他的门下。
让朱棣得以能够放开手脚的,一心扑倒了他最擅长的军事事务中去。
而朱棣的二儿子和三儿子,则都是长期跟随朱棣冲锋陷阵的当世猛将!
有了三个这样的儿子,再加上朱棣他自身的雄才大略,才有了大明在草原之上能够继续所向披靡的资本!
比之大明开国皇帝在位之时,也不遑多让。
……
但这也又出现了另外一个问题。
那就是随着朱棣年纪的不断增大,他这三个出色的儿子便也就出现了夺嫡之争。
这也似乎是每一个长命,后辈又杰出的皇帝,都会面临的问题。
朱棣也曾因此头疼不已。
最要命的是,当初在造反之时,为了激励二儿子为他更好的奋战。
朱棣还跟他说过:“世子多病,汝当勉励之!”的这种话。
既坑了他二儿子一辈子,到老也坑了他自己。
因为这一句话彻底唤起了老二争夺皇位的野心。
朱棣估计也不是没有动过,要立他为储君的念头。
不然也就不会下问他的臣子,究竟立何人为太子,最为合适?
也就不会有另外一句,出自名臣解缙的名言:“好圣孙!大明能旺三代!”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