诸多喜事过后,伯爵府生活归于平静。
成了四品外命妇后,林氏收到的请帖不绝如缕,她总是问清楚了是哪家夫人办的、都有谁人去、吃茶闲叙背后是什么目的,才慎重择取了几个帖子,应下赴会。
一来两个儿子在朝为官,整个伯爵府俱为一体,林氏若贸贸然与其他官妇走得太近,她怕给少淮少津无缘无故惹来祸端。
二来,林氏与大儿媳闲叙时,曾淡淡然说过:“名头这个东西,平日里低调些、收着点,才让人觉得有份量。若总是出去卖力显摆,久而久之,则会一文不值。”
对于小南、小风,林氏一想到他们来年要随少淮、时月南下,数年难归,心中万分不舍。可即便如此,她也极少叫人把孙子、孙女抱到她的房里来。
……
裴少津入翰林院三个月,已熟悉国史馆中的诸多公务,身为编撰官,他要开始入朝当值掌记了。
即掌记朝中大事、皇帝日常。
第一回这般接近当朝天子,因父兄的关系,皇帝对他又颇为关注,裴少津难免有些紧张。入朝的前一夜,裴少津到书房里向大哥请教。
烛光下,兄弟对坐。
裴少淮花了些时候,才想起当年第一次当值时的境况——因不了解皇帝的性情,做什么事都小心翼翼的。而如今,弟弟的境况大为不同,皇帝对少津已有几分了解、并抱有期许,所以裴少淮认为,少津大可以“胆大冒进”一些。
裴少淮笑说道:“津弟无需紧张,掌记之余,皇上可能会就朝中时事问你的见解,你如实应答便好。”
同出一师门,在学问、见识这一块,裴少淮对弟弟还是很有信心的。
他又道:“若说要注意的,倒是有两件小事可以注意一下。”
“哪两件小事?”
裴少淮把皇帝时常与臣子分食糕点、下棋博弈的喜好说了出来,道:“品食糕点是你之所长,皇上有赐,你吃便是了。若是下棋,皇帝的棋艺……嗯,你需得让着点,莫寥寥几步便破局了。”停顿了几息,又补了一句,“要多多让着点。”
重音落于“多多”二字,确保强调到位。
裴少津记性好,单单是背记棋谱一点,就注定他的棋艺不会差。
裴少淮语调很是轻松,而少津听得严肃认真,少津应道:“我省得了,谢大哥提点。”
……
秋风寒宿夜,星辰参差亮。
裴少津出门时,在官服里多添了一层衣裳,在马车里犹觉得瑟瑟。早秋生寒,今年恐怕又是一个长冬。
早朝无大事,退朝后,他在内官牵引下,来到乾清宫偏殿里坐下,掌记皇帝日常。
正殿御书房中,今日难得没有大臣来御书房议事,皇帝犯了棋瘾,吩咐萧内官道:“去一趟六科,宣伯渊觐见。”让伯渊陪他好好大杀几局,想着就过瘾。
“是。”
萧内官刚走到门口,却闻皇帝道:“罢了罢了。”长叹了一声,说道,“来年春日他便南下开海了……朕要提早习惯习惯。”不仅伯渊离京,承诏也要离京。
萧内官回到皇帝身边,提醒道:“陛下,今日是另一位小裴大人当值掌记,就在偏殿中。”都是裴大人,萧内官只能用“另一位”来区分。
意思是陛下可以另寻棋友。
“甚好。”皇帝意会,当即让萧内官准备棋盘,再宣裴少津入正殿,也好趁机了解了解这位“门生”。
棋盘下,裴少津与皇帝对坐,却坐得很不安稳。
皇帝略问了些时事,裴少津思后应答,话语虽有些像在作文章,但见解独到,有理有据。
皇帝颔首,道:“颇有你兄长当年风采。”又笑着宽慰裴少津不要紧张,只当是平日里下棋就好,打趣道,“你兄长下棋时,可从不跟朕客气。”
见皇上言语如长辈,又有大哥昨夜提点,裴少津渐渐放松下来。
“伯渊说过,你的棋艺比他要好?”
“略胜一筹。”裴少津谦虚应道。
于是皇帝端端坐好,神态认真了几分,手举白棋,开始仔细布局,每一步都慎重斟酌。
裴少津谨听大哥叮嘱,悄无声息开始让棋,结果一不小心吃了十几颗白棋,他迟疑了一下,开始多多让步。
等到棋过半局的时候,裴少津的黑棋一不小心又围了一片白棋。
使得他接下来每下一枚黑棋,都要斟酌许久——到底该怎么让才好?
直到一局棋了,裴少津“险胜”了皇帝,他才后知后觉,明白大哥口中所说的“多多让棋”是什么意思。
皇帝下得尽兴,欢喜道:“爱卿的棋艺果然比伯渊更胜一筹。”他平日和伯渊下棋,胜负往往是五五分。
“谢陛下夸奖。”裴少津讪讪应道。
所幸正好有大臣求见,裴少津得以脱身,他一边退回偏殿,一边在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