贡院之内排排列列尽是号房, 诸位监考官举着题牌来回巡游,保证所有考生皆能看清楚题目,只见题牌上写道:
其一, 『色』难有事。
其二,秋省敛而助不。
其, 物有本末,事有终始。
分别出自《论语·为政篇》《孟子·梁惠王下》《大学》, 即为乡试首场道四书制艺题。从道题目可以看出,较府试时,张令义出题保守了许多, 不敢再着重考察学子兵家见解。
毕竟是北直隶乡试,事重大,若是因出题小事被言官上奏弹劾, 失了尚书之位,就不值当了。
裴少淮先将题目抄稿子上,周遭传来纸卷翻页声, 一时又笔墨落纸沙沙声起,恍如蚕声食叶,裴少淮渐渐沉浸片低沉“蚕声”中, 进入作答状态。
进入贡院前,他便已计划好日安排——第一日,心明眼亮,心神豁然,为最佳状态, 宜破题,梳理每篇文章思路,以此为底稿。第二日, 延续前一日思路依次作文,中途若有新笔路文思,则替换之。最一日,已开始心神疲惫,此时万不可再大动笔戈,宜润『色』文章,调整平仄,再誊抄交卷。
裴少淮开始破题。
题当中,第一题便是世大为诟病搭截题,出自《论语·为政篇》:“子夏问孝,子曰:‘『色』难。有事,弟子服其劳;有酒食,先生馔。曾是以为孝乎?’[1]”
意思是说子夏问甚么是孝,父兄有需要,则尽其能侍奉,有酒水美食,也让父兄先食,是不是就是孝了。
“『色』难”“有事”是句尾和句首,本不干,考官将其合一起,即为搭截。
搭截题宋朝起便已出,搭截方法众多,有两截长、截、裁两扇、虚字冠首截、截上截下……等诸多法子,考官若真想出新奇题目为难考生,有是门路。张侍郎此次取最简单搭截,常规易解,显然意不为难众人,而是为了防止考生猜题、押题,以免考不出真实水平。
由此可见,搭截题也不是全无处。
且张侍郎取“『色』难”二字,正是此题题眼,亦是最难理解地方。
『色』难,即脸『色』不好,句中并未指出是谁脸『色』不好,故此有两种理解。其一,能够从父母兄长为难面容中,无声无『色』意会他所求所需,方可堪称为孝。其二,伺候孝敬父母兄长,可以供其吃喝,侍奉左右,但要时时刻刻保持和颜悦『色』、不『露』绪,是很难。
或还可有其他理解。
裴少淮回想朱子《四书集注》,当中“『色』难”有批注,曰:“故事亲之际,惟『色』为难耳。服劳奉养未足为孝也……[2]”朱子说仅仅奉养父母是不足称之为孝,侍奉时候,要时时保持温和之『色』才是难能可贵。
显然,朱子批注为第二种理解。
裴少淮只好也只能按照朱子批注来破题,个世道科举不需要奇闻异见,所有破题见解必须与朱子批注合,否则视为破题错误,直接罢黜。
义理须以朱子为准。
此乃八股文最重一副“镣铐”。
裴少淮明白人言甚微时,就必须遵循他人制定规则,此时他全心想是如何破题。
八股是大文章,破题就是小文章,一两句话全文中有举足轻重作。破题写得好,大文章就成了一半,破题不好,批卷官时间紧迫,大可能直接罢黜落卷。
破题时,长题贵简括,搭题贵浑融,大题贵冠冕,小题贵灵巧,不同题目依长短、角度不同,各有破法。
裴少淮想起前世苦难,风华正茂时未能侍奉父母一二,便撒手人寰,亦是颇有感触,又回想起父母替他做点点滴滴,是写道:“『色』以悦亲而难,不如先验诸亲之事焉。[3]”
体验过诸位亲人身上事,兴许就不会觉得“『色』难”了。
完成了第一道题破题,有了破题核心,面文章架构自然也不话下。
第二题出自孟子,意治民爱民,题意并不难,属道题中最容易,裴少淮没有耽误太多时间。
第题出自《大学》,讲是“大学之道”,世间万物有其先始末。
道题题意博大,破题时万万不能为了取巧、取精而另辟蹊径,应当遵循“大题贵冠冕”原则,把题意中博大写进文章当中。
裴少淮决定将“大学之道”和治国结合,是破题写道:“国之大事有先秩序,治民之策亦当由近及远。”
以远近先来破题中“本末”“终始”。
因结合了治国治民,续文章里可以列举时事、史事,文章不至空洞无物。
随,监考官又举出五经制艺题牌子,诗书礼易春秋各四道题,裴少淮本经是《春秋》,他只需作答本经四道题即可。
《春秋》本质是一部史记,微言大义,裴少淮其熟悉程度比四书更甚一些,完成破题并梳理文章思路,自不话下。
午膳时,考生大多吃几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