产量如何?”
李恪看向一旁的军士,道:“你们将这些红薯称一称,看看有多少。”
一旁的军士忙活了片刻,随后跑过来躬身道:
“启禀殿下,红薯一共70石!”
70石,也就是7000斤!
李恪闻言点了点头,这个数据和他知道的差不多。
谁知一旁的房玄龄惊的下巴都掉了。
亩产70石!
如今大唐所种的水稻,粟米,麦子,也不过亩产一石,年景好的时候,也不过两石!
这所谓的红薯,竟然亩产70石!
整整70倍啊!
若是我大唐全部种上这红薯,那就真的是人人有饭吃,人人有衣穿的盛世了!
“殿下,这都是真的!”
房玄龄瞪大着眼睛,惊骇道。
“这一亩田地所产的红薯,皆在此,房丞相尽可查看!”
李恪说着,啃了一口烤红薯,顿时,口中香气弥漫。
“今年益州大旱,农时已过,这红薯此时正好还能赶上一季,只要百姓们都种红薯,那么今年的口粮就没问题了!”
“这红薯,现在还能种?”
房玄龄只觉得脑袋有点晕。
农业向来靠天吃饭。
若是错过了农时,那就只能等着饿死了。
所以,以往的农家,即便是第二天就要死了,前一天还在田间地头忙活。
一个吃字,贯穿了整个华夏历史。
春耕秋收,天理如此。
此刻已经是盛夏时节,竟然还能播种?
“殿下,此事干系重大,不得妄言啊!”
房玄龄紧张的都站起来了。
“本王何时开过玩笑?”
李恪认真道:“怀玉,你即可去颁布法令,从即日起,益州各府县均须领取这红薯的粮种,即日播种!”
“如何栽培着红薯,自有新上任的治粟内使教授!”
此番新科招贤,李恪更加注重的便是在农桑,冶金,牧畜等方面有特殊才能的人才。
新招收的农桑人才,多达数百人。
有这些人奔赴各地教授农桑之术,相信在短时间内,益州的粮食产量将会呈集合倍的增长。
“末将领命!”
秦怀玉激动的一拱手,匆匆忙忙的下去传令去了。
亩产70石的新粮种啊!
以往一年种的粮食,堪比七十年的产量!
这简直要逆天!
民以食为天,兮秦皇汉武,哪一家不是被农民起义打垮了帝国基业。
百姓人人有饭吃,那就是大同世界了!
一旁的房玄龄顿时就不淡定了。
“殿下,不知老臣能否将这些红薯带些走?”
李恪笑道:“房丞相何出此言,这红薯你可以尽数带回,就当是我给父皇的礼物!”
“不过,就这样给父皇太过失礼,待本王酿些红薯酒,做些红薯饼,再做些其他口味的,再给父皇也不迟!”
房玄龄听着脑袋都有些晕眩了。
酿酒,做饼...
这红薯,真是奇物啊!
陛下,天佑大唐!天佑大唐啊!!
PS:红薯,土豆,这些都是高产作物,写历史肯定要涉及,这只是一个小插曲,要人有人,要粮有粮,才能干大事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