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匪夷所思!”
“听闻商朝有女将军妇好,与越境而来的鬼方大战,斩白首两万余,已经令人不可思议!”
“没想到后世竟然还有更夸张的!”
“女子,竟然做了皇帝?”
祖龙觉得实在是不可思议,令人费解。
“女人,就该如此!”
“如今我已为皇后,天下第一女子!但这还不够,我必须要掌握权力,这样才不会受人控制!”
吕雉作为刘邦的皇后,在政治见识上,要远远超越刘邦。
此时虽然汉朝才刚刚建立,吕雉也还没有建立自己的威信。
然而她经历了被大秦囚禁,后来又被项羽俘虏的生涯。
那种生命转瞬即逝的恐惧囚徒生涯,更是让她对权力有着变态的渴望。
此刻看到武则天的时候,吕雉心中那可被权力引诱的心,更是蠢蠢欲动。
觉得这武则天,实在是太对自己的胃口了。
唐太宗位面。
李世民越想越觉得不对劲。
虽然理解归理解,相信自己归相信自己。
但是他也知道,这或许也有观音婢安慰自己的成分。
“治儿如果是大唐第三任皇帝,那承乾和泰儿呢?”
“承乾几位聪慧,加上朕严格教导,实在看不出什么问题。”
“泰儿也是天资聪颖,从小就看出其稳重的性格。”
“说句不好听的,就算不是承乾,也还有泰儿。”
“可为什么最后还是治儿当了皇帝?”
“难道...”
玄武门事变才发生不到三个月。
那一场囚父弑兄的场景,永远都无法从他的脑海中抹去。
他最担心的就是,自己的孩子身上发生同样的,骨肉相残的惨剧。
他亲身体会过那种痛苦的感觉,三个月以来,几乎没有睡过一个安稳觉。
他现在担心的,就是将来治儿是不是像他一样得到得皇位。
此时的李世民,不再是那个雄才大略的帝王,而是像李渊一样,只是一个普通的父亲。
这是他当初面对李渊,觉得最无奈的事情,而现在,他自己也产生了这样的心情。
也就是在这个时候,他才终于真正的体会到了李渊当初的纠结和挣扎。
李承乾是李世民的长子,出生于太极宫承乾殿,于是便以殿名为名。
此时的李承乾刚刚七岁,而李世民也刚登基一个月多。
李承乾已经被封为太子。
可见李世民对李承乾喜爱的程度。
历史上,在整个贞观初期,李世民对于李承乾这个太子都是很满意的。
贞观九年的时候,李渊驾崩,李世民按照礼制为李渊守孝,那段时间的朝廷政务皆由李承乾决断。
而年仅十七岁的李承乾将国家大事处理得井井有条,所以李世民对他非常信任。
每次出门游行,便令太子监国,从未出现什么差错。
后来虽说察觉到了太子的一些不良习气,李世民也仍旧对他寄予厚望。
一再对东宫的辅臣说道:
“太子生于深宫,暴行艰难,耳目所未涉,能无骄逸乎?卿等不可不极谏!”(资治通鉴卷一九四)
然而,李承乾却未曾体会到李世民的一片苦心。
从贞观十年起,李承乾身上的纨绔习气就越来越严重了。
他开始沉湎于声色犬马,钟乳射箭打猎,嬉戏宴游,毫无节制。
而这些事,都是背着那些刻板严厉的辅臣干的。
李承乾从小接受了良好的帝王教育,颇有几分学识,口才一流。
在公开场合,从来都是正襟危坐,开口闭口都是孔孟之道和忠孝之道。
说道要紧之处,甚至做出一副慷慨激昂、声泪俱下的样子。
众人无不肃然动容,啧啧称赞!
而一旦回到东宫,李承乾脱掉朝服、靴子一蹬,立刻就像变了一个人一样。
终日“与群小相亵狎”,把那些圣贤学问都抛到了九霄云外。
如果连续多日玩得太疯,他料到辅臣们肯定回来进谏。
于是就主动出去迎接,一见到他们进来,便大行跪拜之礼。
然后“引咎自责”,用一种既严肃有诚恳的态度进行深刻的自我批评。
把辅臣们准备的一大套说辞全部堵在口中。
以至于他们“答拜不暇”。(旧唐书·恒山王承乾传)
也就是只顾着回礼,无暇进谏。
李承乾深谙变脸绝技,所以他当太子的早期,朝野渔轮一致认为他是个贤明的储君。
李承乾也自认皇位非他莫属。
因此越发肆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