攻打东瀛!
这绝对不是一件小事。
毕竟神州大地和东瀛有着两千多里的海域相隔。
普通的楼船,根本就难以穿越这么长的海域抵达瀛洲。
所以,想要攻打东瀛。
那就必须建打造出能够在海洋中行驶的大型海船。
这种大型海船的建造,可不是一时半会就能完成的。
另外还有大明水师的培养等等。
这些都是需要认真考虑的。
毕竟战争可不是动动嘴皮子就能答应的。
想要打赢一场战争,尤其是还是跨海域的征战,很多事情都是必须要提前考虑好的。
东瀛四岛上的倭奴虽然不被大明放在眼中。
但是,这并不代表攻打东瀛就真的简单了。
真要这么简单了,元朝初期,元庭也不会两度征伐东瀛失利了。
当然,蒙古大军征伐东瀛失利,并不是说倭国人有多强。
而是因为蒙古大军以骑兵驰骋天下,却不擅长山地作战。
无法突破九州岛崎岖的地形进入九州腹地。
并且,也不知道是蒙古大军倒霉还是怎么回事。
大军两次征伐东瀛,都遭遇了海上风暴袭击。
船只被毁,最终不得不撤兵。
尤其是第二次攻打东瀛的战争。
元庭派出了二十多万人的大军,大小船只四千余艘。
结果很不幸的再次遭遇到了海上风暴,还是一场持续整整两天的台风。
在恐怖的风暴下。
不仅元军大部分的船舰被摧毁,连带登录的蒙古大军都人心惶惶,士气暴跌。
最终全军覆没,唯有部分元军高层将领逃过一劫。
这就是倭国“神风”一词的由来。
前车之鉴,后车之师!
元军的失败,让朱元璋和朱标对征战东瀛一事,不得不谨慎再谨慎。
毕竟在恐怖的海洋风暴的面前。
别说普通的船只和水军了。
就算是武道天人大宗师,都不得不退避三舍,黯然而归。
所以,想要攻打东瀛,那就必须组建专业的水军,以及打造真正的海船。
否则,就算大明实力强大,占据了东瀛。
也很难将东瀛的白银运回神州大地。
就在朱元璋和太子朱标商议,如何才能尽快打造出攻打东瀛的大明水师和宝船时。
朱元璋身边的大太监王德,悄然走了进来,汇报道:“陛下,秦王殿下来了!”
“秦王来了?”
朱元璋闻言,微微一顿,然后道:“那就宣他进来吧!”
宣召朱樉入宫。
是朱元璋的注意。
朱元璋觉得。
朱樉既然能够拿出东瀛宝图来。
那么他对东瀛肯定有一定的了解。
甚至,朱樉说不定也想过如何攻打东瀛,占据东瀛银矿。
是以朱元璋召朱樉入宫,也是想听听朱樉的想法和建议,看朱樉有没有更好的办法。
“遵旨!”
王德闻言,领旨道。
在王德带领下,朱樉很快便进入了武英殿,朝朱元璋和朱标行礼道:“见过父皇,见过大哥,不知此次父皇传召儿臣前来,所谓何事?”
尽管已经猜到了可能和东瀛银矿有关。
但是朱樉又不傻,不可能见面后就自作聪明的将心中想法讲出来的。
揣摩圣意这事,无疑是犯了忌讳的。
只能做,不能说。
所以朱樉也只能故作不知的问道。
朱元璋倒是没有多想,他见到朱樉后,也没有拐弯抹角,直接开口道:“秦王来的正好,朕跟太子正商议东瀛银矿之事,秦王可是有什么好办法?”
朱樉闻言不由摇头,实话实说道:“回父皇,儿臣并没有太好的办法。”
这不是他谦虚,而是他真的没什么好办法。
因为想要得到东瀛银矿,那就必须占据东瀛之地。
这已经属于两国战争了。
他现在对东瀛的情况都不了解,又能有什么好办法?
总不能纸上谈兵吧?
再说了,如今的大明可不是后期日落西山的大明,而是刚刚开国的大明。
这个时候的大明,虽然穷了点。
但也只是穷了点,绝对不缺文臣武将,更不缺智者。
文有刘伯温,胡惟庸,李长善,宋濂,朱升后,汪广洋等。
武有徐达,常遇春,蓝玉,李文忠,冯国胜等开国大将。
此时的大明,有那么多的文臣武将。
更有刘伯温这样的千古智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