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贤侄怎么看待曹孟德、孙仲谋、刘玄德三人。”
酒宴闲聊话叙中,文聘忽然冲刘封抛出这样一个问题。
甘宁下意识看向刘封。
因为沿途和文聘的交谈,所以他知道,文聘这是在考验刘封。
想看看刘封的能力到底如何。
刘泌则不由微微皱眉。
让刘封评论刘备,他潜意识有些担心。
刘封和刘备曾今的父子关系,虽然现在解除关系,但最好不去谈论涉及刘备的事情。
否则很容易找来闲言碎语。
刘封放下酒杯,略作沉吟,作揖说道:“以晚辈的身份,本没有资格评论当今天下,最有可能得到天下权柄的三位诸侯,尤其涉及刘皇叔。”
“但世叔考校,刘封就斗胆说说自己的看法。”
文聘笑着颔首。
刘封略微组织语言后,说道:“在晚辈看来,曹孙刘代表了三种治理天下的观念,未来的一统,也并非某个人,某个势力的胜利。”
“而是三种治理天下意识形态之间的较量,最终角逐出胜负。”
闻言,无论是甘宁,亦或是文聘,甚至是刘泌都不由皱眉。
三种治理天下的意识形态?
现在的战争,更深层次,不是各方势力的较量,而是对不同治国理政观念之间的较量?
自汉末以来,他们还是第一次听到有人提出这样的论述。
以往的论述,都是在匡扶汉室,还是新朝取代旧朝这个范畴内。
刘泌严肃说道:“封儿,在你世叔面前,不可为了哗宠取宠,大放厥词!”
他担心外甥是为了引起文聘的重视,所以故意提个新鲜说法。
若是有的放矢也就罢了。
就怕刘封说的不伦不类,不但不会让文聘重视,反而会贻笑大方。
“大兄何必如此严厉苛刻,对待年轻人,我们应该多一点包容、鼓励。”文聘笑着替刘封说话。
“贤侄,此间都是自己人,你尽可大胆放心的谈!”
其实文聘尽管对刘封的话好奇,可实则他也认为刘封有故弄玄虚,哗众取宠的嫌疑。
甘宁心中暗道:‘这位封公子对待我的态度倒是不错,可看起来,也有着世家出身年轻人的通禀,好大喜功,好显摆,可以与其做朋友,恐怕不适合跟随效忠……’
刘封听着几人心声。
笑了笑。
汉末发展至今,各方势力之争,本质上已经发展成为治国理政观念之争,意识形态之争。
这的确是他自己琢磨出来的。
但他对自己的观点,十分有信心。
刘封端正身体,郑重说道:“舅舅,世叔、兴霸将军,这番论述的确是我自己琢磨出来的,但也并不是无的放矢。”
“现在我详细说说我的论述,有什么不对的地方,你们帮我扶正。”
“首先,汉末的战乱,是由黄巾之乱引发的。”
“黄巾之乱为什么能够鼓动天下百姓,原因大家都清楚,百姓活不下去了。”
“至此,一边战乱延续,一边许多有识之士就开始大讨论,如何匡扶汉室,如何挽救天下。”
“在这个大背景下,诸侯们你方唱罢我方登台。”
“……”
“曹操出身官宦之家,从小与勋贵子弟,在宫内陪太子读书,曹操从小就看到了整个权力中枢的各种陈腐弊病。”
“可以说,曹操耳濡目染,亲眼见证了汉王朝如何从权利层面僵化、腐朽、衰败。”
“他深刻认识到了,士族垄断一切,所产生的负面的,极为消极的影响。”
“所以他试图用重用寒门,打破士族垄断的格局。”
“刘备虽然是宗室,不过却从小身处底层,又亲眼见证,参与平定黄巾之乱。”
“他对百姓产生了更新,更深刻,超时代的认识。”
“他对待百姓到底有几分真诚,我就不多做评价赘述,但他是少数真正认识到百姓对天下稳定,所产生的力量和作用的人。”
“可惜,他或许是出于对士族力量的敬畏,始终不敢说出,打破士大夫与皇权共治天下的格局,予以百姓更多的话语权,参与到共治天下中。”
“曹操某种程度做了,但做的不够彻底,他没有深刻、超时代,超前认识到百姓力量。”
“所以他只是启用寒门庶族。”
“至于孙权,其实就是士族的推选出来,维护利益的代表。”
“而孙权、袁绍、刘荆州、刘璋本质来说,他们是一样的,都是士族推选出来的利益代表。”
“其中刘荆州、刘璋是典型的地方士族利益代表,他们都有一个显著的特征,就是安于现状,缺乏对外开拓的进取心,只想守着自己的一亩三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