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他养伤期间,阿斗出生,外面关于阿斗和他,亲子、养子流言蜚语尘嚣喧上,我都没有去探视,几次听说他病情加重。’
‘他能挺过来已经是奇迹了。’
‘受到这种刺激,今天刚来,我就提出让他搬出去。’
‘以此子莽撞性格,若是怀疑我疏远、冷落他,多半要主动提出解除父子关系,现在却好似没事人。’
‘那么只有两种可能,一,从始至终我都轻视了他,他现在隐而不发,是想要在我的麾下发展壮大,反噬备。’
‘二,此子反应迟钝,只是个莽夫。’
‘前者,备便要尽早将其剪除。’
‘后者,暂时留着,刘泌、刘封这对舅甥,尤其是其舅舅,不光在樊城有着巨大影响力,就是在荆州士族,刘表心中都很有分量。’
‘有助于我夺取荆州。’
‘一个迟钝的莽夫,将来找个借口,便可将其剪除!’
刘封听着不断听到的心声,心中大恨!
他一度对刘备是抱有很大期许的。
并且,他也没想过要与刘禅抢夺什么基业的想法。
只是想着,利用他现代人的思维,以及对历史的把握,辅佐刘备一统天下,将来封侯拜相,在这个时代,得一份荣华富贵。
可如今看来,无论他是隐忍发展,还是一个迟钝莽夫,刘备终究是容不下他这个有可能威胁到刘禅的养子。
哪怕一点点都不行!
他也彻底明白,历史上的刘封,为什么会被刘备一个莫须有罪名赐死。
关羽战死的罪责,全都被刘备一股脑扣在刘封头上。
要知,当时蜀汉是两线作战。
关羽命令刘封出兵协助他围攻襄樊时。
刘封刚刚攻克曹魏上庸三郡。
久战士兵伤亡大且疲惫,兵力分散在三郡,三郡民心不稳,曹魏气焰汹汹反扑而来。
值此情况,刘封分身乏术,如何协助关羽?
关羽攻襄樊失败,是蜀汉决策层,两线作战战略出现重大误判。
其次,关羽战死与刘封更是不沾边。
归根结底是关羽性格所致。
彼时吴蜀还是盟友。
且蜀汉一方具有荆州、川蜀、汉中对曹魏的反攻节节胜利。
魏蜀吴三方,蜀汉实力一度直逼曹魏。
大有复制当年曹操灭袁绍之战。
孙权为首的孙吴是极为忌惮蜀汉的。
对刘备食言而肥,借荆州而不还,敢怒不敢言。
对于是否撕毁盟约,举兵攻伐夺回荆州,孙吴政权内部十分犹豫挣扎。
所以才有了孙权欲与关羽联姻之事。
可关羽拒绝孙权也就罢了,却羞辱孙权。
人家怎么说都是一方诸侯,关羽的羞辱,令孙权大恨,恼羞成怒,本来摇摆不定,是否用兵攻伐夺回荆州的天平发生倾斜。
自此,拉开了孙吴撕毁盟约,出兵的序幕。
其次,还是关羽的性格。
彼时蜀汉荆州集团内部,以关羽为主,糜芳、士任为辅。
关羽却从始至终瞧不上二人。
对一个为了刘备,倾家荡产追随的糜芳,外戚动辄言语轻慢讥讽。
内部长期不合。
关羽出兵襄樊期间,因糜芳、士任负责粮草督运出现差错。
关羽放话:‘此战后,必严惩二人。’
长久失和,二人深知关羽对他们的瞧不上和厌恶。
在这种情况下,二人担心事后被追责。
所以才出现了孙吴举兵攻伐,慌乱归附孙吴。
导致关羽后路被断,接着战死的结局。
另,刘备身为主公,难道不知荆州集团内部长期失和?
刘备为何没有在大战前调解?
最后关羽之死,被扣在了刘封头上。
刘封因此而被赐死。
在此之前,因为对刘备抱有期望,所以他没有深思这些事情。
可现在有刘备心声佐证,他就不难分析历史上,刘封之死的真正原因。
‘可就算我知道历史变迁,知道刘备的虚伪,又能如何?’
‘现在这个察举制,举孝廉都要把孝字放在第一位的时节,我若是主动和刘备解除父子关系,刘备怕是睡梦中都能笑醒。’
‘他现在不断的刺激我,不就是希望我主动提出来吗?’
‘我如果选择隐而不发,暗中积蓄力量,刘备分明已经有了准备,刘封病危他都没有探视,现在又让我搬出刘府,除了刺激我,同时也是用一种模糊的态度,暗示麾下文臣武将。’
‘刘备麾下的人,看着我被赶出府中,心中会怎么想,以后怕是会对我敬而远之吧?还谈什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