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光荏苒两个月匆匆而过,那十万蜀军历经千辛万苦、风餐露宿,终于宛如一群落魄的乞丐般抵达了沪海边界之上。
此时的他们衣衫褴褛、面容憔悴,但眼中仍闪烁着坚毅的光芒。
然而当他们获知了当下的局势之后,整个军营内瞬间炸开了锅群情激愤。
原来他们所接到的命令本是前来抗击洋人,可如今应天府府君一道突如其来的命令却要求他们调转枪口。
直接攻进沪海!这一转变实在让众人措手不及。
张尘对这支蜀军充满了钦佩之情。
原本按照常理,蜀州地处偏远,并未遭受外敌入侵。
他们完全可以置身事外,无需长途跋涉地来参与这场艰苦卓绝的抗战。
但令人惊叹的是,那三百多万英勇无畏的蜀州好汉毅然决然地离开了家乡,投身于一场又一场激烈的会战之中。
从最初的沪海会战开始,直至战争接近尾声,数不清的蜀州战士们舍生忘死、奋勇向前,在战火纷飞的前线浴血奋战。
而那些各战区的长官们对待蜀州战士的态度却让人寒心不已。
他们把这些勇敢的战士当作毫无价值的厕纸一般随意使用。
哪里出现了防御漏洞,就毫不犹豫地将蜀州战士派往那里去填补空缺。
至于因此造成了多少伤亡和牺牲,对于这些冷酷无情的长官而言,竟没有丝毫的怜悯与痛心。
好在张尘早有准备,他手下精明能干的情报人员早已将蜀州十万战士目前的艰难处境详细地汇报给了他。
很快张尘便派出了一名经验丰富、能言善辩的联络官。
满心期待着他能够和对方展开一场开诚布公且卓有成效的会谈。
毕竟给那些洋鬼子充当炮灰实在算不上是什么明智之举。
倘若在抗击洋鬼子的战斗中英勇牺牲,好歹还能落得个流芳百世的美名。
然而若是不幸在与沪海驻军的交火中丧命,那可真是死不瞑目啊!
毫不夸张地说这种情况下战死不仅会遭到世人的鄙夷和唾弃,甚至可能遗臭万年。
正因如此张尘才下定决心派遣联络官前去尝试说服对方改弦易辙、弃暗投明。
令人兴奋的是,没过多久阿尔法特种部队的联络官成功地与来自蜀州的陈星中将取得了联系。
经过初步沟通张尘惊喜地发现,对方对于这次的作战任务同样充满了抵触情绪。
原来这些将士们不远千里从蜀州奔赴而来,其初衷乃是保家卫国、抵御外敌入侵。
绝非卷入这场毫无意义的内战之中。
在随后的深入交谈中,双方气氛融洽相谈甚欢。
最终在张尘的积极努力下,对方表示愿意考虑起义之事。
一旦这十万蜀州战士真的倒戈相向,那张尘将在转瞬之间收获至少七万可用之兵。
当然这其中必然需要剔除掉一部分老弱病残,不过即便如此。
保守估计仍能留下约七万名身强体壮、战斗力可观的士兵供其调遣指挥。
如此一来形势瞬间逆转,直接对敌方发起反击!
论及作战时的英勇无畏,蜀州战士绝对不输给那些凶残的鬼子。
然而令人无奈的是,他们的武器装备实在是太过简陋寒酸了。
许多人手中甚至都没有一把像样的枪支,所拿的不过是大刀片子和长矛这类原始的兵器。
整整一个连队居然都难以拼凑出一支捷克式轻机枪来。
而一个团呢?仅有一门小土炮而已,并且这门土炮所用的弹药还是自制的黑火药。
其威力和性能与正规火炮相比简直有着天壤之别。
即便手握着这些破旧不堪的武器装备,但蜀州战士们从未有过丝毫退缩之意。
他们始终活跃在各个大小战场之上,从始至终坚持战斗,直至抗战胜利结束那一刻方才罢休。
单是蜀州一地就有高达六十多万的士兵壮烈牺牲。
这般惊人的数据足以想象得出他们当时所处环境之艰苦、战况之惨烈。
遥想当初离开蜀州之际,每一名战士都满怀着憧憬踏上征途,立志要抗击日寇、拯救国家于危难之中。
可最终他们却不幸沦为了那些位高权重之人相互博弈的牺牲品。
各方大佬们只为保全自身实力,将那些最难攻克、最为凶险必死之地统统交由蜀州战士前去冲锋陷阵充当炮灰。
或许正是因为想到离家已有数千余里之遥,归家之路遥遥无期。
倒不如索性豁出性命与鬼子拼死一战。
毕竟对于他们而言,能多杀掉一个敌人便不算亏本,若能再斩杀两个那更是赚到了。
又有哪一个家中尚有亲人牵挂的战士会心甘情愿地客死他乡,成为那孤独游荡在外的鬼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