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什么不能?”
裕仁想站起身,停顿了一下,又端坐在椅子上,阴冷凌厉的目光直视姜羽。
它不敢站起来,因为自己身高和姜羽差距差距太大,1米58的它站在净身高1米82,穿了牛皮长筒军靴,身高足有1米85的姜羽面前,很难不自卑。
“帝国是工业体量和经济排名世界第六,海军排名世界第三,国民小学入学率99%,成年男性识字率90%,成年女性识字率60%,人才储备丰富,科技发展迅速。”
“华夏呢?识字率仅仅为14.8%~25.7%,国内军阀混战不休,贪官污吏,地主士绅只知道剥削压榨底层民众,不思进取,自私自利,工业实力薄弱,政治体制混乱。”
“我们有强大的工业体系,团结勇敢的7000万帝国子民,东瀛男人在中学时代便接受了严格的军事训练,只需要在战前接受一些临时组织的高强度的单兵训练,就能快速上手,奔赴战场,而华夏军队兵源主要是来自于到农村抓壮丁而得,文盲居多,所以帝国为什么不能征服华夏?”
裕仁略带得意自豪的声音回荡在大厅里,所有东瀛人都昂首挺胸,十分自豪。
唯独姜羽心情五味杂陈,因为裕仁说得没错,囯谠统治下的华夏的确是这样,懂的人都懂。
姜羽摇摇头,沉声道:“皇兄你太想当然了,我之所以认为帝国已经到了毁灭的边缘,即将走向不归路,原因很简单,帝国不可能征服华夏。”
“原因很简单,我们从没想过要韬光养晦,简直就是生怕华夏人不知道我们要侵略华夏,无处不是在制造华夏人的仇恨。”
“从1894年开始,就时不时地触怒一下华夏人的神经,最初只是触怒部分官僚阶级,到华夏民国初年,就已经开始激怒知识分子了,我们成功用不知收敛的贪婪嘴脸,咄咄逼人的气势,成功唤醒华夏人的民族意识,然后,我们又深度介入北洋军阀内斗,制造出刘和珍君事件,令鲁训这类爆文写手进一步扩散了知识分子对帝国的仇恨。”
“再到济南惨案、皇姑屯事件……则是更加深度且持续地触怒普通华夏民众,让华夏民族主义激发的怒火一步步扩散到整个华夏大地。”
“可以说,华夏民族的凝聚力,是帝国长期逼迫而凝聚出来的,如同数十年的希波战争让希腊人知道自己是谁,英法百年战争让法兰西人产生了民族意识。”
“这种长期反复的刺激,导致帝国对华的负面影响持续发酵,让华夏人对东瀛人的怒火持续了几十年。”
说到这里,姜羽神情严肃的环视众人一圈,怒喝道:“这种怒火,成了华夏民族成长的共同记忆,最终形成了前所未有的民族凝聚力。”
“最重要的一点,我们自身狭隘自大极端的民族主义已经不受控制,再这样发展下去,帝国将走上一条不归路。”
“强者的民族主义必须强调自身的优越,这是正常的,而我们大东瀛帝国的民族主义把大和民族定性为神族、肩负使命的民族、最优秀的民族,并以此轻视、贬低其他民族,也包括其治下的可利用民族,这就导致治下的其他民族对帝国的反抗就从未断过。”
“高丽已纳入帝国治下近30年,依然没有被同化,就在于帝国压根没把高丽人当人看。”
“我知道你们绝大部分人都以清朝为师,因为清朝曾以数百万人口灭掉上亿人口的明朝,激励了你们入侵吞并华夏的野心。”
“可清朝成功的精髓,你们却一点都没有汲取,清朝的战略家们,从来都是尽力避免触怒明朝,知道明朝民间爱戴岳飞痛恨金人,皇太极便改国号为清,改族名为满,目的就是为了淡化明朝人民可能施加与自己的仇恨。”
“其次,清朝从来都是尽量避免成为明朝的头号敌人,前期明朝一直把李自成当成主要敌人,直至清朝占领北平时,南明的官僚还幻想着联虏平寇,把清朝视为可合作对象。”
“直至清朝秋风卷落叶一般快速吞并华北,明朝的官僚才反应过来,可已错过时机。”
“之后,清朝一举消灭南明弘光政权,并快速重建秩序,使得明朝人民反击清朝的全民意识还未发展出来,就得到平息,直到清廷认为大局已定之后,才露出真面目,发动剃发易服,华夏各地人民在清廷秩序之下的被动反抗,更是为时已晚,被各个击破。”
“你们呢?要战略没战略,要长远计划没有长远计划,一点格局都没有,还狂妄自大的认为靠武力就可以征服华夏,统治这个拥有5000年灿烂历史,人口四万万的古老民族。”
“我前前后后推演过很多次,从军事的角度上来说,帝国足以在总体上击败华夏军队,但若要占领吞并华夏,几乎是不可能的。”
“一,人口太少,二,西方列强和苏联不会允许帝国吞并华夏,三,华夏人的凝聚力太强。”
“人口少,意味着兵源有限,这就像鸦片战争中大不列颠可以仅凭几千人和几艘军舰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