种就来与我一战,否则乖乖投降,我们都等你御驾亲征,活捉你这个没骨气的大秦君主。”
此信传至大秦,满朝皆惊,群情激愤。
朝堂之上,大臣们交头接耳,议论纷纷之声不绝于耳。
一位白发苍苍的老臣颤颤巍巍地站了出来,他躬身行礼,声音颤抖地说。
“陛下,这蛮夷如此嚣张跋扈,实乃欺人太甚,但如今李将军不幸被俘,我军士气受挫,如今之势,不如……不如暂且求和,以图后计,如此或可保边境百姓一时安宁,也能为我大秦争取喘息之机啊。”
嬴昭听闻此言,怒目而视厉声喝。
“求和?我大秦的尊严何在?我堂堂大秦,岂容向那蛮夷低头!”
紧接着,又有大臣附和道。
“陛下,如今局势于我们大为不利,那蛮夷之族兵强马壮,来势汹汹,求和或许能避免更多的伤亡,减少百姓之苦啊。”
嬴昭怒不可遏,拍案而起,震得案上的奏折散落一地。
“懦夫!大秦的将士们在前线浴血奋战,用生命捍卫大秦的疆土,你们却在这里鼓吹求和,贪生怕死,朕绝不答应,谁若再言求和,休怪朕无情!”
这时,一位年轻的臣子站了出来,他神色紧张,但仍强自镇定,说。
“陛下息怒,臣以为我们应当冷静思考对策,不可意气用事,当下局势严峻,冲动行事恐会带来更严重的后果。”
嬴昭怒瞪着他,质问道。
“那依你之见,该当如何?”
年轻臣子咽了咽口水,小心翼翼地回答。
“陛下,可先派使者与蛮夷周旋,拖延时间,同时在国内整顿兵马,筹备粮草厉兵秣马,等待时机反击,如此,或能有一线转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