事的处理上她有些后悔,早知道就直接闹大,搞得人尽皆知,这样许攸之就跑不了了。
可是……
若真的闹大了,许攸之最后来一句他不知道江玉妧就是摄政王妃,只要他一口咬死他要得罪的不是摄政王妃,只是一个普通人,还未遂,自然不能让他怎么样。
果然啊,家里有权有势就可以为所欲为。
江玉妧郁闷。
许攸之找了许久江玉妧皆没有一点消息,孟昊那里他自是不会去问的,这口气只能暂且吞下,再寻找新的目标。
许家家主许先林看到自己的嫡长孙被人打成这个样子,心疼的不得了,也不管许攸之做了什么,只答应为他出这口恶气。
而朝堂上,国库空虚的事情还没有解决,北疆的北狄人又开始蠢蠢欲动,以防万一,定远侯上了道奏折请求增兵,这两天在朝堂上吵得不可开交。
原本陆长胤手握军政大权就已经被人诟病,如今定远侯又要增兵,这让京城里的某些人更加不安了。
许家的势力的确盘根错节,但是军方能渗透进去的并不多。一来是因为这些年,文臣和武将之间的矛盾越发突出,文臣看不上武将,武将看不起文臣,相互不对付。即便陆长胤这些年将军权和一部分政权都握在手里了,也难以调和这么多年来文武双方积累下的偏见。
要说唯一调和成功的,也就是陆长胤娶了江太傅的女儿做王妃这件事,当然,这件事当年也吵了半年多,不仅文武双方,就连太后也搅合在其中,各种乱套,如今提起,还是觉得头大。
二来是陆长胤多年在边疆镇守,军权握的非常严实,他本人在军中也威望甚高,治军严明。作为大酆朝的主帅,这些年来边境安稳,可以说他本人就是整个大酆的定海神针,这种威望,不是什么人都能有的。
然而,就是因为如此,文臣和武将之间的矛盾依然不可调和,文臣们担心边境将士有了足够的人马起兵造反,反正不管兵够不够他们都要守住国门,守不住就是他们的罪过,总之不能给他们造反的机会。当然,他们实际也害怕这些武将有了军功,在朝堂上说话的分量日渐加重,消减他们说话的分量。
当然,代表皇权的太后自然是跟他们一个心思的。造反,是每个坐在那个高位上的人必须要提防的死穴。
可只要在前线浴血厮杀过,就知道兵力的重要性,北狄人骁勇异常,又有很好的马,骑兵是他们的优势,若是大酆连兵力都不够,那国门就等着被踏破吧!
可是这不是那些文臣的责任,这都是武将的责任。
一将功成万骨枯,当真是没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