虽然按法理,嫡母比生母地位高,但法理是法理,现实是现实,现实里,无论宫里,还是民间,如果嫡母没儿子,庶子掌了家,那嫡母就算法理上地位高,但事实上还是要夹着尾巴做人,因为管家的不是自己亲生儿子,得瑟不起来,太过嚣张,惹的掌家庶子厌恶了,不会有好果子吃的。
这也是宫里,虽然同为太后,但陈太后地位不及丁太后、大家更重视丁太后的缘故。
当下琳琅听了,可真是皱眉,想着宫里的大山太多了,这么多人,每次过生辰都得想怎么给她们过,可真是麻烦。
于是当下琳琅便道:“你们往年是什么章程,我就跟着参考一下吧。”
周才人道:“章程不一,有些是一宫主位娘娘带着的娘娘不管这些,那就是各人自己想办法。娘娘要是打算让我们宫集体弄点什么,那我们就听娘娘的吩咐;要是不管这些,我们就各人自己想办法。”
琳琅为了省事,便道:“就各人自己想办法吧,我年纪小,也不会搞大场面。”
各人自己想办法,好弄,到时抄点佛经拉倒了;要是一整个宫搞这个事,场面太小了那就不好了,但场面要大的话,她还要想办法,想着该怎么弄,就算抄点佛经容易,所以当下琳琅便这样说了。
原身记忆中没这事,好像是这些人来见她,她让立夏回了,没见,于是这些人便回去了,导致记忆中没发生这些事。
而也因原身没见这些人,事到临头才知道丁太后的生日到了,赶紧熬夜给丁太后做了个荷包才糊弄过去。
——所以她可以像原身一样低调谨慎,但有时候,该见的人还是要见的,不能一概不见,要不然就会错过一些可能重要的细节,导致后来出事。
其实这份心意自然太轻了,好在原身出身不错,再加上也不得宠,跟丁家没利益冲突,丁太后就没为难她。
现在换了琳琅,就准备抄些佛经给她,毕竟时间上还来得及,可以慢慢抄。
之所以选择抄佛经,是因为丁太后别看她在宫里嚣张,但还是个信佛的人呢,所以抄佛经自然是最好的了。
当然主要是,这个事不用费脑子,轻松,毕竟就算做荷包,也还要先设计一下样式,反正没这个轻松。
而且抄佛经不但轻松,还会让丁太后觉得自己诚心,毕竟抄这东西,要时间啊,比做荷包肯定耗时,所以会让人觉得更有心意也很正常,也许会让丁太后更有好感。
既然琳琅说,各人弄各人的,周才人等人便同意了,回去了,毕竟她们也只是走个过场,来问问琳琅的安排,尊重一下她这个新出现的主位妃嫔罢了,并不是替她拿主意,非要搞什么大场面,毕竟她们也不想搞大场面,因为搞大场面肯定就会辛苦,她们要是得宠,辛苦一下还是值得的,因为丁太后生辰那天,皇帝肯定会来,搞个大场面,可以让她们更得宠;但她们又不得宠,就算搞了大场面,皇帝看了,只怕也不会让她们得宠,因为她们这几个没什么能力的,能搞出什么大场面,肯定会被那些会搞的人比下去,照样没用,这样,既辛苦,还得不到什么好处,谁想做呢。
当下琳琅送走众人后,就开始打坐修炼,习武,一是为了强身健体,二是为了自保,毕竟宫里有时并不安全。
修炼了不少时间后,琳琅就开始抄佛经。
这样过去了几天,琳琅听说冯宝林得到了宠幸,黄嫔也得到了宠幸,她不以为意,倒是身边的立夏有点急了,这天有些迟疑地道:“娘娘,我们要不要打点一下总管太监那边?听说陛下去哪个宫,他能帮到忙。”
这不是假的,做到皇帝的总管太监,都是厉害的角色,他肯定不能直接决定皇帝去哪个宫,但他能暗中引导,让皇帝想去看看哪个妃嫔。
不怪立夏这么急,宫里都是看人下碟的,自家姑娘不得宠,不说宫里人捧高踩低,对她们没好脸色了,就是最近给她们的膳食都变差了。
其实凭琳琅的位份,也有小厨房,可以自己弄。
但自己弄的话,从厨娘到买菜,一应开支,都是自己的,而宫里是第一等虚报开支的地方,琳琅的私房没多少,想将小厨房开起来,可不是容易的事。
小厨房开不起来,也可以拿份例银子,让御膳房重新做一份,不吃统一分的菜肴,免得御膳房将好的给那些得宠的,将不好的给自己。
但这个同样费银子,且会导致御膳房为了捞钱,故意将她的伙食弄的很差,逼的她以后只能拿钱让御膳房重新做,想不拿钱吃正常的饭菜不可能了。
这就跟现代一些老师一样,为了捞钱,在课堂上随便糊弄,然后偷偷开辅导班,翔实的内容在辅导班上讲,不给钱上辅导班的孩子,在课堂上就听不到真东西,最后导致成绩变差。
宫里也有这样的现象,御膳房和相关人员,故意给那些不得宠的妃嫔难吃的,逼她们拿钱另做,一直死扛着不做的,就吃那些难吃的吧。
琳琅这边,现在有这个迹象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