好,土地也肥沃,但却是洪涝频发之地。居巢县当地百姓吃尽了苦头,便是因为焦湖几乎年年破圩溃堤,种下的庄稼都会被淹没,颗粒无收。强行要开辟圩区水田也不是不成,只是很可能会白忙活一场。
李徽也巡视了河堤,打算在治水上做些文章。但是他发现,这件事暂时自己是无能为力的。没有那么多的人力,没有那么多的物资钱粮,根本休想加固湖堤,阻挡洪水。
之前居巢县前县令黄庭柏留下来了大量的资料,其中便有他测算过的加固堤坝的想法和要为这件事所要付出的代价。根据黄庭柏的测算,要想加固居巢县西侧约莫三十里长的脆弱的焦湖堤坝,需要起码十万人力,三个月的时间才能完成。需要物资钱粮更是个极为庞大的数字。
并且,即便如此,也无法确保不会溃堤。根据黄县令的资料以及当地百姓的描述,江水倒灌时,焦湖水位会漫过堤坝数尺之高。最厉害的一年,居巢县内进水,街道上的水深一人多高。整个居巢县周边一片汪洋。洪水三个月都不退。
按照这样的描述,这样的水势根本不是加固堤坝便能做到的。黄县令说的加固堤坝防洪,其实是防止一些小洪灾。但其实居巢县这里,每隔两三年便是一场大洪水,基本上圩区一片汪洋。所以黄县令在他的册子里也叹息说,此法不可行。
其实就算可行,李徽又哪里有这么多的人力和物资,更没有三个月的修堤时间。这些流民需要尽快的安置耕种,今年必须要让他们有收成,能解决温饱问题。否则局面根本撑不下去。
费了九牛二虎之力,李徽才在橐皋河两岸,城东鼓山以东的小汤河左近相中了勉强可以适合开垦的荒地。面积总计也不过四千多亩。按照一户人家五十亩的最低种植田亩来计算,也不过能安置个七八十户流民。
李徽计算过了,目前入籍的流民约莫五六百户,近四千人。其中一部分可在水上安置。毕竟这么大的焦湖,能养活不少百姓。但渔民的数量不能太多,否则大湖也养不起他们。这方面可以安置个五六十户,让他们以水为生。
一些流民是有手艺有力气的,不肯去耕种开荒,可以在县城之中安置,开个铺子做买卖,或者被人雇佣当苦力。这部分人起码可以安置个百余户。
还有一些人可以安置到村集之中。原本地百姓家中有田产的却无人力耕种的,可以安排流转,落户地方。这部分也能安置个七八十户是没有问题的。
但所有这些都算上,也还剩下三百多户根本无处安置。
这便是李徽甚为头疼的问题。往后也许还有流民前来,无法安置的流民会越来越多,便会沦为不稳定的因素。李徽真是为这些事想的脑子生疼,但却一直没有想到好的解决办法。
但办法终究是有的,居巢县是有潜力可挖的。李徽其实早就主意到了,在居巢县有大量的私人庄田存在,且都已经荒芜了三四年了。这些都是居巢县本地大族的田产。
但在几年前,冯黑子匪帮在居巢县横行的时候,这些本地的大族便纷纷逃离了居巢县,再也没有回来过了。而直到现在,他们也丝毫没有回居巢县的意思。
在本地百姓得到冯黑子匪帮被剿灭的消息大量回归的时候,居巢县逃亡其他郡县的大族们倒是没有急于回来。毕竟他们家大业大,跟那些逃亡外郡外县的百姓们无田无产无钱,只能勉强为生不同,他们是有本钱的。
居巢县许多大族除了田产之外,还有许多其他的产业。在周边郡县也能立足,开设营生。加上他们人脉广,不少大族家中都是出过做官之人的,和本地大族也有联姻关系,所以根本不必担心生计问题。
在居巢县的消息传来之后,他们有的是因为谨慎观望,有的是根本不想回来了。特别是听说居巢县涌入大量的北方流民,他们中的绝大多数人更不愿意回来了。流民是动乱之源,精明如他们,绝对不想回到这样的地方。他们要等待一切安定下来,才会回来。
但问题是,他们不回来,李徽可有些着急。因为李徽已经将算盘打到了他们头上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