路上和尚告诉沈卫法号名为善见,而他师父法号则为明心,是为这兴教寺这一代的监院。?W W W.L O V E Y U E D U.C O M?
同治那一场大乱,被暴民冲进寺中,将寺里大殿砸毁烧坏。一路只见一些牌匾梁柱而已。
山道上荒芜如野地,偶尔还能听到狗吠猫叫。
再往前行,进到原是大雄宝殿的地方,也只剩下大雄宝殿四字牌匾,整座大殿都毁于兵火。
而在其后只剩下一座茅庐,供善见和明心二人居住。
在那茅庐前,便看到一佝偻着背的老和尚在那盘腿而坐。
看他年纪,怕不有八十岁往上了,手里握着一串菩提子。
口里默念着经文,手拨动着念珠,等走近了,方才抬首睁眼。
“远来是客,善见去拿炉上的水泡一碗茶给二位施主吧。”
“是。”
善见走向一旁的煤炉,提起锡壶便进屋去拿茶碗。
沈卫尊敬地行礼:“见过大师。”
“施主不必多礼,你既趁夜而来,必不是为了礼佛,有何事相求,但请直言无妨。”
兴教寺是为法相宗的祖庭,而法相宗起源于玄奘,这玄奘舍利塔就在左近,这师徒二人守在此地,一是为了护寺,二就是为了那舍利塔了。
而法相宗强调的是佛法与实践相结合,又称唯识宗,只因不许有心外独立之境,唯识而已。再称慈恩宗,那便是因为玄奘和其弟子生前常住于大慈恩寺的关系了。
沈卫来兴教寺,是想要打听那玄奘的舍利子还在塔中与否。
看这兴教寺荒废至此,倒一时难以开口。
“施主身具法相,又是玄门地仙之体,来头不小,有何为难,无法开口?”
沈卫一惊,这明心一眼就看出地仙之体,这修为已算不低了。
不过一想,那善见是他弟子而已,就能无声靠近,也是佛法精湛之士。
“大师眼尖,少爷确是地仙之体。”
三更抢先说:“我与少爷与行,是想知道锁龙井的事。”
明心微微一怔:“原是如此,西安乃十三朝古都,锁龙井也常听起传言,是
在此地。可从未有人寻见,你想要找锁龙井,怕是难了。”
“便是过来打听,”沈卫顺着三更的话说,“若是打扰了大师清修,还请大师见谅。”
善见此时拿着茶碗泡了些粗糙的茶叶沫子,正好听见,便说:“师父正要从初地入二地,但也说不上打扰。”
沈卫脸色微变:“大师已是初地菩萨了吗?”
“说来也算不上,唉,要是四十年前就已入了初地,哪还容得那些乱民毁寺乱佛。”
明心一声长叹,沈卫却心中卷起惊涛骇浪。
“少爷,什么是初地菩萨?”
善见解释道:“菩萨有五十二阶次,为十信、十住、十行、十回向、十地、等觉、妙觉。”
沈卫接过话说:“像是地藏菩萨,便是等觉,而妙觉则是弥勒佛和****佛一等。”
“那什么是十信、十住那些?”
“十信者,乃三贤之首,万行之先。然欲从凡入圣,必以信为先导。始自信心,终至愿心,以作菩萨真修之方便。其中谓心与理契,决了无疑,妙信纯真,恒住中道。经云:‘妙信常住,一切妄想,灭尽无余,中道纯真,名曰信心。’”
明心和善见都讶异地看向沈卫,这人既是地仙之体,自是玄门中人了,又怎对这佛法之论这般了解?
“谓对过去劫中轮回状况,相信明了,忆念无忘。经云:‘无数劫中,舍身受身,皆能忆念,得无遗忘,名曰念心。’谓以精纯、无间之不懈努力,以念心之精明,进趣真正清净境界。经云:‘唯以精明,进趣真净,名精进心。’谓以精纯、无间之不懈努力,以念心之精明,进趣真正清净境界。经云:‘唯以精明,进趣真净,名精进心。’谓念虑皆忘,寂用无心,则慧性明彻,湛然不动。经云:‘周遍寂湛,寂妙常凝,名曰定心。’谓定光显发,慧心明彻,目标在即,进修无懈。经云:‘定光发明,明性深入,唯进无退,名不退心。’谓保持心进无退,与十方如来感
应道交。经云:‘心进安然,保持不失,十方如来,气分交接,名护法心。’谓以护法心力,将佛光回向于佛,犹如双镜交照,光辉互映。经云:‘觉明保持,能以妙力,回佛慈光,向佛安住,名回向心。’谓将心回向于佛,则于净戒,安住不失。经云:‘心光密回获佛,常凝无上妙净,安住无为,得无遗失,名曰戒心。’谓由心住净戒,而得自在,故能遍游十方世界,化导众生,随其所愿,悉皆满足。经云:‘住戒自在,能游十方,所去随愿,名曰愿心。’”
善见微微点头:“此为十信。十住则是指谓菩萨约位进修,以妙觉为本,此觉由位而入,入则能住,故自发心住,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