窗外残阳温暖,如同一幅秋日的油画。爱?阅?读?
温暖厚重。
阳光洒落在操场,为政府画面镀上了一层温暖的轮廓。
李琉缈坐在窗边,注视着操场上来来往往的人。
仿佛安迪的死去只是如羽翼一般轻盈。
似乎在意他的,只有那些受到过他的恩惠与他亲近的人。
那些与他无关或者交情不深的人,似乎早已将他完全忘记。
她不由得把手搭在玻璃上。
镜面上的人双眸黯然。
本该透亮清澈的瞳孔表面布上了一层薄薄的雾。
那些转瞬即逝的事物,我们能去谴责吗?橘色的落日余晖给一切都带上一丝怀旧的温情,哪怕是断头台。
与希特勒的这种和解,暴露了一个建立在轮回不存在之上的世界所固有的深刻的道德沉沦,因为在这个世界上,一切都预先被谅解了,一切也都被卑鄙地许可了。
如果我们生命的每一秒钟得无限重复,我们就会像耶稣被钉死在十字架上一样被定死在永恒上。这一想法是残酷的。在永恒轮回的世界里,一举一动都承受这不能承受的责任重担。这就是尼采说永恒轮回的想法是最沉重的负担(dasschwersteGewicht)的缘故吧。
如果永恒轮回是最沉重的负担,那么我们的生活,在这一背景之下,却可在其整个的灿烂轻盈之中得以展现。
她垂眸,注视着窗户上的人影。
那个人影,同样也在注视着她。
所以,沉重到底是什么?
轻盈,又到底是什么?
人世间的生与死,本质上竟然如此单薄么?
其实我们口中的生,其本质价值也只不过是在他人心中的地位么?
夜。
作为顶级名校,这所学校平日里开设的讲座偏多。
今晚,是一位国画界的国宝级重量人物前来进行讲座。
竟然是“中国古代文化与绘画之间的关系”。
一系列讲解完毕后,他开始进行互动环节。
“我想请问一下,有谁知道中国古代绘画与古人思想之间有哪些联系?”
“比如说,绘画偏向白描啊,不注重细节描写更注重整体构架啊什么的,这些都反映了古人哪些思维哲学?”
下面一片人跃跃欲试。
这个话题就不是那么偏颇了。
举手的人很多,但是大多数的答案都很平庸。
“更注重整体格局是因为中华民族是一个泱泱大国,在古代从汉朝开始就奠定了世界上绝对的霸主一角,所以民族信仰更大气恢弘,反映到绘画上也就没有那样细腻,更偏重粗犷豪迈的气势。”
“清时代的绘画笔触就显得精致细腻,但这精致细腻的背后这代表了国力的衰微。纵观汉唐时期的绘画,寥寥几笔便勾勒出一个泱泱世界,因为汉唐时期是顶峰,其国力坐落于世界之巅,所描绘出来的画面自然是大气磅礴。而清朝尤其是后期,绘画显然就开始精致细腻,其背后的原因便是国力衰微,领土丧失,已经没有了昔日的大气磅礴之感。所以绘画线条的背后,代表了一个国家的强盛与否。”
等等这一系列的答案,都是但凡有一点常识都能够答出来的答案。
毫无惊艳之感。
饶是林蔓,也有些为难。
毕竟从小在马萨乔,拉斐尔等人的熏陶之下成长,对于中国文化的了解,少之又少。
显然教授的眸子里有些失落。
终于没有人在举手了,他环顾四周,语气略有些失落。
“还有人吗?”
突然,还有一只手举了起来,他眼前一亮。
“这位同学,你说。”
是李琉缈。
“大家说的都很好,不过重点都在于笔锋遒劲有力格局宏大给人一种大气磅礴之感。我想要表达的侧重点在于那个墨色。黑白山水是玄色,因为众色混一起变为玄色。所以中国名画看起来是黑白山水,其内涵则是天底下所有的色彩全部包含在内。因而,我认为国画黑白颜色之内包含了中国的道家思想。而这个思想,便是‘道可道,非常道,名可名,非常名’。这是中华文化的其中一脉,也是在我所认知的范围内,中华文化最为重要的一脉。”
“能够描述出来的道理便不是世界真正的内涵,能够描绘出来的颜色便不是世界真正的颜色,所以道家认为世界的本质便是一个‘道’字,而我国文化认为世界所有的颜色本质便是‘玄色’。简单来解释就是因为每一个人所构成的神经细胞其背后的基因略有些不同,所以自然看待的颜色与世界不同,所以画家所绘画出来的颜色于这世间每一个人而言,并不是真正的颜色。道生一,一生二,二生三,三生万物,万物负阴而抱阳。道是万象的本源,如太极,太极生两仪,一生